学佛修行,终为解脱,
正见是解脱的根本。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学佛的人如果不具正知正见,
不从根本处下手,往往著相迷境,
只求人天福报,便劳而无功。
故而,学佛须常闻正知正见,
才能去往正确的方向。
佛教典籍、高僧开示,
是获取正知正见的源头,
能得明师引领,更是殊胜。
重兴禅宗五脉的虚云老和尚,
重兴佛学教育的太虚大师,
重兴净土法门的印光长老,
重兴律宗的弘一法师,
这四位高僧堪称民国佛教界翘楚。
《虚空粉碎》、《惭愧不已》、
《真现实论》、《无上清凉》,
这四册书籍汇集四位高僧的弘法精髓,
由石室禅院住持忠明法师主编,
现面向大众结缘,
愿正知正见伴随佛子左右,
助佛子们观照本心,如法修行。
编纂丛书缘起
序言 / 忠明法师
民国时期,法将如林,其中重兴禅宗五脉的虚云老和尚,重兴佛学教育的太虚大师,重兴净土法门的印光长老,重兴律宗的弘一法师,这四位高僧堪称民国佛教界翘楚。四位法师以慈悲济世为怀,在舍我、忘我、无我中弘法,活出了真我风范!
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老和尚。老和尚幼时毕生致力于祖庭修复以使道光重显,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为新中国佛教做出难以估量的贡献!绍云长老作为虚云老和尚的弟子之一,蒙恩师嘉许授以沩仰宗第九世法牒。2013年4月,本人得绍云老和尚恩准,传以沩仰宗第十世法卷。
印光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厥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倡导老实念佛,所有供养亦捐善举,慈善救济,资助流通法宝数百万册。印老自奉极薄,食则唯求充饥,不求适口;衣则唯求御寒,厌弃华丽。印光大师晚年讲解《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时,将像法转时的诸多问题反复阐明,足见大德对《药师经》的推崇。大师总结《药师经》殊胜功德时云:“是则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众生果能发慈悲喜舍之大菩提心,受持此经此咒及此佛名号,推其功效,尚可以豁破无明,圆成佛道,况其余种种果位,种种福乐乎哉!然在佛心固欲以无上觉道,全体授与一切众生,而众生智有浅深,固不得不随其所乐,令彼所求各各如愿也。须知《药师》一经及与佛号,并其神咒,即释迦、药师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凡至诚受持者,即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也。”
太虚大师以倡导人间佛教而著称,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大师对于佛教改革的主张和实践是多方面的,而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这就是他在《志行之自述》中所归纳的,“志在整兴佛教僧会,行在瑜伽菩萨戒本”。
太虚一生创办或主办的僧教育学院有: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世界佛学苑、重庆汉藏教理院、西安巴利三藏院、北京佛教研究院。民国十八年(1929年),太虚游历欧美各国归来后,即来厦亲自主持南普陀寺和闽南佛学院事务,并倡议组织思明(厦门)佛教会。在厦期间,闽院经太虚的亲自教诲和整顿,院风院貌焕然一新,进而使学院成为全国一流的典型的佛教高等学府,蜚声中外,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名僧大德。闽院毕业的学僧,遍布海内外,许多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德高僧,本人也于1992年来闽院求学,深受大师影响;1997年毕业后,应厦门市杏林区(后改为海沧区)政府与四众弟子礼请住持药师佛道场——厦门市石室禅院,引领信众专修药师法门。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太虚大师受四明育王寺之请,讲《药师本愿经》,大师在阐述此经“三因缘”中道:释迦世尊“将济生之事,付与东方之药师;度死之事,付与西方之弥陀”。又谓:“然此资生之佛教,即为释迦付托与药师之法门,而说明在此经中者;此于过去专重度亡之佛教,有补偏救弊之功能,尤合于现代人类生活相资相养之关系。”又谓:“故今日之学佛者,应将药师如来如何发愿修行之方法,牢记于心,孤掌难鸣,众擎易举,集众人之力量,方可转此污浊恶世娑婆为清净琉璃也。”
弘一大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太虚大师曾为其赠偈云: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大师自出家以后,便尊崇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真精神,提倡舍我,忘我,以臻于无我之境。“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是大师在1937年倡导的。当时日本侵华的气焰嚣张,大师居厦门万石岩,自题居室为“殉教”室。他的无我之境用于佛学著述和讲解方面的难以尽述。1929年11月于泉州开元寺作《南山道宣律祖弘传佛教年谱》。1935年春,于泉州承天寺完成了《藕益大师年谱》。1936年8月,闭关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别院,校录《东瀛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通释》完稿。1934年(甲戌民国二十三年)2月,至厦门南普陀寺讲律。协助常惺院长整顿闽南佛学院,倡办佛教养正院。蒙受弘一大师的法雨甘霖,本人深感在闽南佛学院受益良多。
弘一大师对药师法门亦十分推崇,曾著《药师如来法门》一书,又亲手毛笔抄写《药师经》一部。另外,弘一法师当年答佛学书局一封信中亦有表述:“余自信佛法以来,专宗弥陀净土法门,但亦当讲《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讲此经时所最注意者三事:一若犯戒者,闻药师名号已还得清净。二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得闻药师名号。三现生种种厄难悉得消除。故亦劝诸缁素应读诵《药师功德经》,并执持药师名号。而于求生东方净土琉璃世界之文,末极详释,谓为别被一机也……”
四位民国时期的高僧对佛教弘传的贡献令人瞩目,因此我们出版此书,以表诚敬!亦可为缁素研究此一时期之佛教提供第一手资料。
药师佛道场石室禅院 释忠明 合十
丙申年庚子月 于厦门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