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2)000000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公告

母亲节必读 | 念恩报恩,铭记母亲的十大恩德
2020-05-10 19:59:37

今天是母亲节,是感念母亲养育之恩的重要节日。在这样的节日,忆思母亲的辛劳与付出,想起母爱的伟大,全世界儿女纷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与报恩。
佛教素来对孝道极为重视,遍览佛经,《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盂兰盆经》等都是佛门孝经,佛陀以孝道自行化他的行为亦十分常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中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是指:父母恩、国土恩、众生恩、三宝恩。连世尊亦常感叹父母恩重,难于报答,教诲四众弟子要时时念父母恩,报父母恩!

每个母亲,护念子女的情与爱,是无与伦比的,恩泽加被从怀胎十月就开始了,再到孩子出生、成长,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毫无保留,倾尽全力去呵护。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
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五根。
四名养育——能随四季时宜,尽心抚养。
五名智者——能以各种方便促使子女俾生智慧。
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装饰之。
七名安稳——以母怀抱为止息处,最为安全。
八名教授——以善巧方便教导子女。
九名教诫——以善巧的语言,使子女远离一切恶行。

十名与业——能以家业,授与子女。

佛教的许多小故事中,也体现了佛教最朴素的孝道精神。
明朝年间,安徽太和有个青年叫杨黼,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有感人生无常,立志学佛。他听说四川有位无际禅师是菩萨转世,遂辞别母亲,前往四川,见到了已年逾古稀的无际禅师。
禅师问:“你从哪里来?来做什么?”
“我从安徽来,来亲近您这位活菩萨。”
禅师说:“见菩萨,哪如见佛?”
“我也想见佛,但不知佛在何处?”
禅师说:“想见到佛并不难,你往回走,如果有人披衾倒屣为你开门,那个人就是佛。”
杨黼半信半疑,踏上了回乡之路。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了一个多月,直到家门口,也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人。
他懊丧地敲响家门,此时已是深更半夜。
自儿子外出后,杨黼的母亲茶饭不香,夜不成寐。听到儿子敲门的声音,母亲喜出望外,从床上爬起,来不及穿衣服,扯过被子披在肩上,倒穿着鞋子,出来给儿子开门。
看到眼前的母亲,杨黼想起无际禅师的话,恍然大悟。他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的膝下。
中国有句古话:“堂上二老便是佛”。原来杨黼跋山涉水去寻找的佛,就是他的母亲!

佛教将“孝”视为持戒行善之本,如果一个人,连孝顺亲长都不能做到,又何以谈修行,何以谈慈悲?孝敬亲长就是正觉修行!
所以学佛从哪里学?从孝亲学起。以孝亲为基础,由此即彼,就能够孝顺一切众生,尊敬社会大众。你能够爱父母,更进一步就能够爱国家、爱众生。
所以,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这与供养佛陀的福德一样,没有丝毫差别。
作为子女,孝顺父母,不但要对他们的起居饮食照顾妥当,更应关怀父母的心灵精神,让父母感到安心不孤独,进一步自己要提高德行,行正道令父母安心,多慈柔语劝导开解父母学习佛法正见,开启智慧,才能真正令父母从烦恼痛苦中究竟解脱。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
佛事咨询:道顺法师:13806042569
     瑞文法师:13616030305
寺务咨询:净宣法师:13205923330
琉璃宝塔:净院法师:13235005228
进塔服务:0592-6088000
会员服务:0592-6512152、5817737
义工之家:吕净文:13906003507
     陈净盈:18046288992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