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石室禅院药师佛音乐禅曲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2)000000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石室分享 | 你肯定想不到,这些源自佛教的词语,生活中随时在说
2020-09-23 19:24:29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礼部尚书冯琦给皇帝上了一道有些奇怪的奏疏,主题是要求科举考试禁止使用佛教词语,因为士子习学佛语,鄙弃儒家经典传注,难免会造成思想混乱。
神宗看过冯琦的奏疏后下诏:今后科考试卷严厉禁止使用佛语。
冯琦的前任余继登也曾奏请约禁,但效果不佳;冯琦再次奏请约禁,效果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芮沃寿《中国历史中的佛教》中所说:“最显著而无所不在地体现出佛教影响的就是现代的中国语言,从山村野夫的谚语到文人骚客的雅言,那些源自佛教的词语,人们信手拈来,对其由来却不甚了了。”
据统计,今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
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或许,我们在生活中都不曾注意或意识到,原来那些我们时时在说的词语或者口头禅,都是源自佛教呢。不妨举几个“栗子”,一看便知。
01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句俗语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殿,即佛殿。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后引申为有事才来。
02刹那
刹那是梵语“Ksana”的音译。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03想入非非
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想入非非”。如端木蕻良《曹雪芹》十九:“霑儿就爱想入非非,不理他也就没事了。”此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
三界中以无色界为最高,无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为最高,又名“有顶天”。《楞严经》说:“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
另据《俱舍颂疏·世间品三》说,此天据诸天之首,其中众生定力深湛,已经没有下地的“粗想”,但也并非暗昧无想,而是还有“细想”,故称“非想非非想天”。
04
这个词现在使用频率也是非常高的,比如现在大家爱说的“不疯魔不成活”、“魔性”。
“魔”是梵语“Mara”的音译简称。汉语本没有“魔”字,开始翻译佛典时,人们只好借用“磨”字来表示。“魔”的本义是扰乱、破坏、障碍,指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
后来,产生了一批由“魔”构成的词:魔王、魔鬼、魔界、魔宫、魔道、魔戒、魔力、魔掌、魔障、魔术、魔方,甚至还有食品魔芋等等。
“群魔乱舞”这个成语也是来自佛教,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05现身说法
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06差别
在佛学上,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差别”指事物的差异、不同,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
我们常在佛经中看到“等无差别”,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
07执着
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佛教认为,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的“我执”和“法执”。“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种种虚妄分别的“法见”。
08
佛教基本思想就是“缘起论”,即佛教认为,诸法存续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之间存有一种相互依存关系,离开彼与此,也就不会有种种现象。
根据这一观念而产生的词语诸如“缘分”“有缘”“随缘”“善缘”“惜缘”等等,也都逐渐成为中国人的常用词语。
09过去
“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居然也是随着佛教传入之后才产生的。
检索佛教大正藏、续藏,居然有四万多个“过去”。大概到了清代官方文牍中,“过去”作为时间名词才得以大量使用。
不能说中国早期典籍中没有“过去”这个词,如《续汉书》中云,刘宠经过某驿亭,亭吏说,“对不起,这是专门给刘宠大人准备的,您不能住”,“宠因过去”。这里的“过去”就是“走过去”的意思,并不作为时间名词使用。
这三个词连用,最早仍出现在后汉安世高翻译的《长阿含十报法经》中。
10世界
中国早期典籍中也没有这个词,后汉竺大力和康孟祥共同翻译的《修行本起经》中有“三千世界”的说法。
按佛教观念,“世界”是一个地理单位,以须弥山为核心,同一日月照射下的四大洲及其中七山四海为一个“世界”。
11究竟
东晋竺法护翻译的《大般涅槃经》中云:“若能究竟此等法者,即于诸法,自在无碍。”“究竟”即证悟最为根本、彻底的真理,如玄奘《大唐西域记》中云,“谘以究竟之致,问以解脱之路”。
到了宋代,“究竟”才开始有脱离开佛教系统而俗用的迹象。
如《宋人轶事汇编》中记载,有一歌妓名“琴操”,善应答,与东坡关系很好。有一次二人问答,最后琴操问,“如此究竟如何?”东坡回答:“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因此出家。此处的“究竟”就有“到底”、“到最后”的意思了。
至明清时期,人们才在日常生活大量使用“究竟”一词。
12悲观
佛教中,一般“慈观”和“悲观”并列,是说修行人应当怀着悲悯心态对待他人。
演变成现在的“悲观”,全赖日本人,他们当年用来自中国的“悲观”去翻译舶自英美的“pessimistic”一词,再传到中国,就真的“悲观”了。
13江湖
“江湖”原指江西和湖南,因为唐代禅宗刚刚开始兴盛的时候,江西有马祖道一禅师,湖南有石头希迁禅师,二人都名满天下,僧人参禅,不是到江西就是到湖南,于是简称为“走江湖”。
上述这些词在生活中无处无时不在说,另外还有很多与佛教修行有关的词语,如“注意”、“留心”、“三昧”、“方便”、“抖擞”、“忍辱”、“精进”、“勇猛”、“神通”、“入流”、“道具”、“忏悔”、“解脱”、“单位”、“妄想”、“烦恼”、“罪过”、“习气”、“绝对”、“相待”、“普遍”、“极乐”、“谛听、“戏论”、“手续”等,都是由佛法观念演变而成的汉语词语。
汉语中很多成语也源自佛教,如“昙花一现”,出自《法华经》:“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一厢情愿”出自《百喻经》中的“田夫思王女喻”,说一农夫来到城里,见到美丽端庄的王女,昼夜思念,遂成重病,亲人糊弄他,说替他前去沟通,一定让王女嫁给他,农夫这才高兴起来;“空中楼阁”则出自《百喻经》中的“三重楼阁”喻。
据估算,佛教传入中国,为汉语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的词汇,如梁启超先生云:“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因此可以说,佛教对于汉语语词的影响之大,甚至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
佛事咨询:道顺法师:13806042569
     瑞文法师:13616030305
寺务咨询:净宣法师:13205923330
琉璃宝塔:净院法师:13235005228
进塔服务:0592-6088000
会员服务:0592-6512152、5817737
义工之家:吕净文:13906003507
     陈净盈:18046288992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