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初八,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
对于每一个佛弟子来说,
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佛陀的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报,
他引领我们走向觉悟解脱的彼岸。
在此吉祥殊胜的日子里,
谨记佛陀的教诲,感念佛恩,
发菩提心,广做功德,回向、祈愿
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祈愿佛日增辉,正法久驻,
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众生解脱!
佛陀原为迦毗罗卫国太子,名乔达摩·悉达多。佛经记载,太子在29岁时,有感于世间生老病死诸苦,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一心寻求离苦之道。后在菩提树下,由观缘起而悟道,成等正觉。证道后,佛陀建立僧团,说法49年,度化无量众生。
《方广大庄严经》中记载:太子出北门,遇到天人所化的比丘,便下车作礼问出家利益。比丘答言:“我见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故舍亲族处于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是故名为出家之法。”太子闻后欣喜,赞言:“善哉!天、人之中唯此为上,我当决定修学此道。”
释迦牟尼佛出家后苦行求道六年,身形消瘦,有若枯木。后来,释迦摩牟尼佛明白这不是道,就出来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供养,吃喝奶酪恢复了体力。释迦牟尼佛得到了牧羊女的营养补充后,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到了第七天,天快要亮了的时候,抬头看到了天上的一颗明星,一下开悟了,大彻大悟,这是禅宗的记载。
悟道之后,释迦牟尼佛就大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用白话讲就是一切众生,每个人本来就是个佛,我们大家不但有佛的智慧,还有佛的功德,一切具备没有欠缺,既然一切人都是佛,个个都是佛。
普通人为什么不变成佛呢?有东西把自己挡住了。所有的思想、感情、能够知道的,都叫妄想,是被这个妄想的东西给挡住了。只因妄想执着,把自己的意念抓得很牢,所以不能成佛。
在他完全明白了这一切以后,他见父王派来侍侯他的比丘憍陈如等五人根器堪受佛法,便对他们说:“世间所有的人,都不能免除生老病死之苦,为什么这些苦恼会出现呢?这都是因为有了‘我’想,而有所贪欲、瞋恚、愚痴,都是从‘我’生,如果灭掉了‘我’想和贪、瞋、痴,那么,苦根就断了,而这就是通过勤奋的修行,才是求得解脱的唯一的办法,也是成道的真谛。”
憍陈如五位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后,都顶礼佛足道:“我们都深深敬服您的教义,愿意跟随世尊,学习无上之法,求世尊慈悲,收我五人作为弟子。”世尊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于是,世间才有了佛、法、僧。
佛陀处于禅定之处,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道,宁可碎是身,亦终不起于此座。”他参透了世间欲乐的虚幻。虽然人性的贪、瞋、痴、种种欲念与执着,都化作幻境,但他却无动于中。他的智慧的定力,彻底摧毁了对世间爱、欲、苦、恼的执着,他感到与万法合一,与宇宙浑然一体。
我们应该认识,佛陀不是创造真理,而是发现真理者,人生和宇宙的实相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佛陀只是发现了这个真理。佛对众生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般若智慧。不应该因为贪、瞋、痴、慢、疑、见和无明的烦恼,覆盖了自己本有的智慧。学佛不是消极厌世,逃离世间,而是要求我们先出世再入世,然后再到这个世间证得果位。学佛更是为了度化这五浊恶世、烦恼世界的众生。
众生如果能坚持行善积德、施助人、戒杀放生,所有功德最终将会聚沙成塔。于此二月初八佛陀出家日这一殊胜的日子,希望大众都能积德行善,种下善的因,给自己育一个好的果,成就佛道。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