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
传说女娲创世的时候,在第一天造出了鸡,第二天造出了狗,第三天造出了猪,然后是羊、牛、马,在第七天的时候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称“人日”,又称“人胜节”。
古人在这一天戴人胜,吃面条,摊煎饼,登高赋诗,送火神。
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正月初七 习俗
- 戴人胜 -
人胜节肯定少不了“人胜”,“人胜”就是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形状的装饰物,或贴于屏风等处,或戴于发簪之上,有时候还相互馈赠。《荆楚岁时记》中:“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说的就是这个习俗,后来有的也戴小花之类的饰品。
- 摊煎饼 -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 吃面条 -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在这天,对于小孩子来说,吃面条就有重要的意义:既是长长远远的象征,又有健康长寿的祈福。
- 出游登高 -
人日节这一天,在过去是仕女出游和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代诗人高适在《人日寄杜二拾遗》写到:“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寄托了对杜甫的思念,直到今天,成都还有一年一度的“人日游草堂活动”,草堂就是杜甫草堂,高适在这首诗的开头也提到了:“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
- 送火神 -
在山东等北方地区,这一天有“送火神”的习俗,用农作物秸秆扎成火把,在家门口附近点燃,寓意过去这一年的困难、疾病和坎坷等等,一切不顺利的事情,都随着大火而去,来年会红红火火。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