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2篇
饥来吃饭
困来即眠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世人岂不都是这样?”
“不一样。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挑拣;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
大珠《顿悟入道要门论》中记载:
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世人岂不都是这样?”
“不一样。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挑拣;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
大珠慧海的“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后来成为禅门传诵的佳话,也成为禅僧恪守的信条。
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
一旦人意识到他在“悟”,他已将“悟”当作一个客体,自己已置身于“悟”之外了。在饥餐困眠中,并没有“悟”的席位,因为饥餐困眠即是“悟”的本身。
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语言。神通与妙用,运水及搬柴。如何修行?赵州说:“洗钵去。”
崇信问:“我跟随师父修行多时,却从来没有听到过您指示心要。”
“你递茶来,我接;你端饭来,我吃;你行礼时,我点头。何处不在指示心要?”
崇信听了,顿时开悟。直心即道场,步步起清风。
陆游《解闷》云:“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对于真正的修行者来说,行也是禅,睡也是禅,动也是禅,静也是禅。饥餐困眠,处处皆道场。
所以,临济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着衣吃饭,困来即眠。”“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
世人心中的烦恼和欲望不断,即便是简单地吃饭和睡觉,也无法好好完成。因而,精神焦虑和身体病痛也不请自来。心静能愈三千疾,所以,我们要让自己静下来,静而后能定。
编辑|弘宣中心
文字|网络
摄影|爱心义工
文章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